粘蟲膠在生產綠色、有機果品上的應用 |
[ 信息發布:佚名 | 發布時間:2015-02-26 | 瀏覽:1800次 ] |
粘蟲膠為淡黃色或無色、無味、無毒、無腐蝕、無殘留的不透明狀半液體。在自然條件下使用,有效期4個月以上。粘度抗紫外線,抗灰塵,耐酸、堿腐蝕,不怕日曬、雨淋,抗風化等優點。粘蟲膠品種有:粘蟲膠,粘蠅膠,粘蟑螂膠,大棚黃板粘蟲膠。 一、粘蟲膠在生產綠色、有機果品上的應用 1、將果樹粘蟲膠涂在樹上,可有效防止所有經樹干上下爬行的林木,果樹害蟲。如果樹上的紅蜘蛛,尺蠖,粉蚧,食芽象甲,螞蟻;松樹上松毛蟲,危害楊林,板栗,蘋果等樹木的春尺蠖,草履蚧等。另外可粘著許多噴施藥后假死的掉地后再爬上樹的所有害蟲如:棉鈴蟲,綠盲蝽象 大灰象甲等,從而大幅度的減少施農藥的次數。 二、防治對象及方法 防治方法:根據雌蛾無翅必須沿樹干爬行上樹產卵的習性,于3月上旬雌蛾羽化之前在樹干基部30cm處涂抹果樹粘蟲膠。 防治方法:利用幼蟲夜間危害,白天下樹潛伏傍晚在上樹取食的特性。在樹干上涂抹果樹粘蟲膠膠環將其粘住、致死。 4、松毛蟲:利用北方油松毛蟲和赤松毛蟲的幼蟲冬季下樹越冬、春季上樹危害的習性,在春季越冬幼蟲上樹期間,采用粘蟲膠涂抹樹干形成膠環阻殺幼蟲,可使防治效果穩定在95%以上。此法簡單易行,工效高,每人每天可防治10畝以上。 5、棗粉蚧:成蟲扁圓形,體長約2.5毫米,背部稍隆起,密布白色蠟粉,體緣具針狀蠟質物尾部有一對特長的蠟質尾毛。若蟲體扁橢圓形,足發達、腿褐色。卵橢圓形,由白色蠟質絮狀物組成。棗粉蚧一年發生3代,若蟲與成蟲在樹皮縫中越冬,以樹的主干為主。4月份開始活動,5月初腿變為成蟲。若蟲與成蟲都是爬行,各代若蟲發生盛期為6月上旬。 防治方法:3月份在樹分枝以下涂抹果樹粘蟲膠環。 6、食芽象甲:又名小灰象甲、象鼻蟲、棗飛象、棗月象、大谷月象、尖嘴猴或土猴等,屬鞘翅目象鼻蟲科。以成蟲危害棗樹的嫩芽或幼葉,食芽象甲在華北部分地區每年發生一代,幼蟲在地下越冬。一般4月上旬化蛹,一般4月中,下旬在北方棗樹萌芽時,成蟲出土,群集樹梢啃吃嫩芽,5月中旬氣溫較低時,該蟲在中午前后危害最兇。成蟲有假死性,造成和傍晚不活潑,隱藏在棗股基部或樹叉處不動,受驚嚇后則落地假死,,白天氣溫較高時,成蟲落至半空又飛里起來或落地后可飛起上樹,成蟲壽命為70天左右。 7.大灰象甲:屬鞘翅目象鼻蟲科,又名尖嘴猴,灰老道。一年一代,4月下旬成蟲出土活動,5月中旬至6月上旬為盛期。白天多潛伏在葉的背面或土壤中,清晨和傍晚危害,只能爬行,動作遲緩,受驚嚇假死后落地,蘇醒后,繼續爬行上樹危害果樹。 8.紅蜘蛛:其形態分卵.幼螨.若螨.成螨,北方一年發生13代,以卵和成螨在樹干皮縫和地面土壤及草根縫隙中越冬。第二年春季3月10日越冬成螨開始下樹到地面取食,越冬卵開始孵化,4月初越冬卵全部孵化,幼螨爬行到地面取食,造成北方棗樹危害的全部是棗樹發芽后(4月中旬后)由地面爬行上樹的紅蜘蛛。 防治方法:在每年的3月中旬.6月中旬分別在樹干分枝以下處涂抹一圈寬約2—3厘米的粘蟲膠環,對紅蜘蛛的地表防治率可達99.5%以上。 9.綠盲蝽蟓:又稱牧草盲蝽。幼卵在鱗芽及樹下土縫中越冬,2月下旬開始孵化,成蟲和若蟲用刺吸食口器危害嫩芽和花蕾,7月后危害減少,其壽命30—50天,若蟲無翅,完全靠爬行。綠盲椿象具有很強的抗藥性,成蟲受驚嚇后會飛遷,清晨和傍晚是其主要的取食時間。 10.螞蟻:近年來,由于農林業大量的使用化學農藥,致使昆蟲類失去了生態平衡,有些地區的螞蟻開始食用果樹花蕾.有甜味的果品和農作物來維持生存,導致螞蟻成災,例如:山西省永濟地區的螞蟻啃食棗花,造成大量減產;天津市武清地區螞蟻啃食冬棗花,造成部分果園絕產;北京市平谷06年發現螞蟻啃食桃花與成熟前的桃果,造成減產,06年遼寧省丹東的板栗受到螞蟻的侵害,由此可見,螞蟻危害農作物逐年嚴重。 目前對螞蟻的防治還沒有比涂抹果樹粘蟲膠更好的防治方法,根據果農們反映:樹上的螞蟻僅占樹上和樹下總量的百分之幾,連續反復噴灑農藥,使用果樹粘蟲膠是目前國內外最佳的防治方法。 11.其他害蟲:由于多年大量使用農藥,致使許多害蟲抗藥性很強,噴藥后假死,落地后很快又爬行上樹取食,噴藥前在樹干分枝下涂抹上果樹粘蟲膠,可有效粘住并致死掉地后再爬行上樹的害蟲,防止其繼續危害。
|
打印 | 關閉 |